DZ NON-NFB 6BQ5推挽後級[ 轉貼」

 

本文來自於已經倒掉的DIY網站 [ DZ ] 作為給網友的參考之用

正文:此次預定近期推出的NON-NFB 6BQ5推挽後級與前款6BQ5推挽後級相比,在架構與用料上有部分相似處,仍然是延續以6BQ5驅動體質不錯的E25輸出變壓器,但輸出變壓器次級則不再拉出負迴授。前端則使用一管12AU7雙三極管,提供電壓增益與擔任分相器來驅動6BQ5

圖說:本機完整電路圖及BOM表。




對於全段負迴授而言,有些人視之為洪水猛獸,認為污染了音樂的純淨;有些人卻認為適當的整體負迴授可以改善整體特性,對於這類爭論似乎永遠沒有結果,總之青菜與蘿蔔各有所好,端看網兄覺得那一種聽得較順耳。
全機電路相當簡潔,T180的交流高壓經橋式整流與多級RC濾波後,分別供應各級B+所需,PCB上的每個濾波電容旁邊都有預留並聯小電容的孔位,不過線路圖上為求簡潔易讀,並沒有繪出這些加並的小電容。第一級放大是標準的共陰極放大電路,提供適當的電壓放大增益,Va其屏極輸出信號直接交連到第二級Vb的柵極,在此Vb是做為P-K型分相器使用,電壓放大增益約為1,由Vb的陰極與屏極分別取出相位相反的兩信號,經C3、C8交連電容後驅動6BQ5,6BQ5仍然是採用線路簡單與不必調整的自給偏壓方式。


因未使用整體負迴授,並沒有再從E25輸出變壓器次級側取出信號迴授到第一級12AU7,次級輸出的0接線就不需要與GND連結,當然0接線與GND接在一起也無妨。若想自行外接整體負迴授來換個口味,此時0接線就必須與GND連結

PCB組裝更簡單
在PCB上的所有電解電容旁邊都有預留可以並聯小金屬皮膜電容的孔位,一如以往的,這可以由網友自行選擇是否加入,作為調音的手段,實際套件並沒有包括C10~C15這些小電容。C1、C2則是耦合12AX7與6B5Q的交連電容,套件所附的RIFA PH450系列的0.1uF/400V相信應該會使大多數玩家滿意的,使用RIFA電容似乎成了DZ的標準配備。

R15與C9擔任第一級的RC濾波,為了配合T180電源變壓器的260V次級線圈,在這裡採用390歐姆/10W電阻,一方面擔任電源RC濾波之外也充當降壓的效果,使工作電壓降到預期的DC 300V左右,瘦長的電阻超出PCB板外,看起來是有些突兀,但這對於輔助散熱,有具體的幫助。依照實機測試,在8歐姆負載時,NON-NFB 6BQ5管機可以達到約14~15W的連續功率輸出,以十來瓦的功率輸出而言,在一般聆聽環境下應該算是綽綽有餘,縱使推效率偏低喇叭時,也能提供足夠的音壓。

PCB上已將12AX7的4、5腳LAYOUT在一起,所以只能以6.3V燈絲供電,兩管6BQ5的燈絲接腳也是LAYOUT成並聯狀態,亦同樣是以6.3V燈絲供電。小弟實際測試時,都是以AC供應燈絲所需,放大器輸出端所出現的雜訊相當低,幾乎是聽不出來的,完全合乎現代管機寧靜的標準。網兄若有興趣也可以嘗試以DC供應燈絲,對不對味就需要玩家自行體會了。

PCB的安裝相當容易,配合裝箱時外露會發光發熱的真空管需求,可以將電阻、積層電容這些高度較矮的零件安裝於PCB印刷面,R13、R15需架高以利散熱,真空管管座務必安裝於PCB印刷面。端子、電解電容與橋式整流器等高度較高零件可安裝於PCB背面,接腳極性必須正確安裝,另外在照片所示的濾波電容之負極焊點焊上兩條20cm左右的導線,這焊點其實就是PCB的GND焊點,一條是準備連結輸出變壓器所用,以取得零電位參考點使負迴授能順利運作,一條是準備接機殼以獲得良好的雜訊屏蔽。

關於PCB的具體安裝方式,我們將於下一篇文章中以圖解詳細說明。而在第三篇系統裝機說明中,我們也將同時提及如何為NON-NFB 6BQ5管機加上負迴授機制,透過技術面來進行音色的變化與掌握。 

超低雜訊的輸出能力
擔任電源濾波作用的電解電容旁邊都有預留並聯小金屬皮膜電容的孔位,實際套件並沒有包括C6、C7、C9、C11、C12這些小電容,眾網兄可依需求與喜好,自行加上與否。C3、C8則是耦合12AU7分相器與6B5Q的交連電容,相信有不少網兄會更改交連電容容量大小或電容廠牌與材質,達到調整音色的目的。

PCB上已將12AU7EH的4、5腳LAYOUT在一起,應該以6.3V燈絲供電,兩管6BQ5的燈絲接腳也是LAYOUT成並聯狀態,亦同樣是以6.3V燈絲供電。實際測試與套件標準配置均以AC供應燈絲,維持交流點火的原汁原味,但由於Layout規劃得宜,因此放大器輸出端所出現的雜訊相當低,約為1~2mV,幾乎是不可能聽出來的,效果相當不錯又簡單!

當然,管機燈絲的玩法一向變化繁複,也是影響音色之處,如果您是稍有經驗的玩家,也不妨嘗試以DC直流穩壓或恆流源供應燈絲,至於音色是否對味,這就需要玩家自行體會了。(編註:初學玩家只要依照本文進行配置即可,不建議有太多的變化)


PCB組裝流程 真空管外露PCB的安裝相當容易,說真的就只是拿烙鐵焊焊零件而已,配合外露真空管的裝箱需求,將高度較高的零件焊在PCB背面。另外,搭配E25時,不使用超線性接法,需要將PCB上的J1與J3這兩組JUMP分別以導線短路,電路圖並未畫出這些JUMP,請參考下面的照片顯示。

廢話不多說,兩個不能妥協的重點:真空管管座務必安裝於PCB文字印刷面;電解電容與橋式整流器,接腳極性必須正確安裝。總之,寧願事前多花點時間細心檢查與安裝,一次就給它OK,勝過日後檢修抓蟲時的無助與懊悔。

整理出全機各工作點電壓的實測值供網兄做為檢修參考,受到台電供應的交流電壓會有小幅變動與真空管的特性差異,網兄量到的數值可能會稍有不同,下回再向各位報告裝箱與系統配線。(待續)

T180有多組次級線圈,可做為爾後自行升級時的電源裝置。每組次級線圈都有對應的0接線,是不能夠隨意亂接的,裝配時請網兄留意或是以電表測量確認,配線時請將未用到的次級線圈線頭確實絕緣處理,稍作整理後配線也比較容易,整體視覺觀感更為簡潔清爽。實際上電工作時,請記得在三合一電源插座裝上2A保險絲。

在濾波電容負端焊點(GND)焊上一條導線,準備連接到機箱鋁板,以獲得較佳的屏蔽效果,降低外界雜訊的干擾,該鋁板連接點的陽極處理鍍膜也請刮除乾淨。固定在PCB中間的銅柱與焊點極為接近,請調整在適當位置,不使焊點與銅柱或螺帽短路,或是將該銅柱改為膠質固定柱(編註,套件內不含塑膠銅柱。實際裝配時,也可以將此處短路接地或者不予理會,都可以獲得很寧靜的效果。因此貼近銅柱的銅箔正是接地處)。依序完成各單元的連接後,請再次確實檢查配線是否無誤。圖說:其實此處接地也是可以的,因為正好是銅箔上接地的位置。參考下圖,讀者甚至可以使用銅線直接將此處銅箔與螺絲、銅柱短路接地,效果相當好,非常寧靜,沒有絲毫的雜訊。 

圖說:其實此處接地也是可以的,因為正好是銅箔上接地的位置。參考下圖,讀者甚至可以使用銅線直接將此處銅箔與螺絲、銅柱短路接地,效果相當好,非常寧靜,沒有絲毫的雜訊。 

圖說:其實此處接地也是可以的,因為正好是銅箔上接地的位置。參考下圖,讀者甚至可以使用銅線直接將此處銅箔與螺絲、銅柱短路接地,效果相當好,非常寧靜,沒有絲毫的雜訊。 

以12AU7做為電壓放大級,所能提供的電壓增益原本就不高,以8歐姆抽頭輸出為例,全機約可提供13倍的電壓放大率。此電路以不使用整體負迴授為主要訴求,與前款使用整體負迴授的12AX7/6BQ5後級相較下,呈現出另一番柔美風韻。

如何加上少許負迴授?
若要為12AU7/6BQ5後級加上整體負迴授,說實在的,負迴授的空間並不是很充裕,不過若是抱持著實驗精神,倒是可以嘗試改機一下,體會不同的音色。但是這樣子就與原始設計之精神有所差異,對不對味就得問問網兄自己的耳朵了。

加入負迴授時,將E25次級輸出的0與PCB的GND連接在一起,以取得零電位參考點,由E25次級輸出的8串接一個12K的負迴授電阻,再連接到12AU7電壓放大級的R14陰極電阻上,此負迴授量約為-6db,算是聊勝於無,經負迴授後全機約可提供7倍左右的電壓放大率。

行文至此,一部以12AU7驅動6BQ5的推挽管機終於大功告成,依照實際測試,本機擁有極低的雜訊,而15W左右的輸出功率也可以輕易驅動喇叭,產生充分的音壓。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機採用NON-NFB設計,因此可以提供非常柔美的音質。或許您會問,如何加上少許負迴授,會有怎樣的變化?這是很有趣的問題,當我加上少量的負迴授後,發現本機音色會朝著比較現代化的風味走,原本比較古典的質感,會帶有現代化管機的俐落動感,如果您也喜歡這樣的音色特質,不妨一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轉帖]真空管的代換

轉貼: 談談自己用過的一些運放

世界上最好的電容—HI-END電容大對決